位于九江市浔阳区甘棠湖中,四面环水,民间传说为三国东吴周瑜点将台遗址,保存较好。始建于宋,明清时均有毁建。地基原为一土墩,其状如月,宋理学家周敦颐称之为“浸月”,后人在岛上建浸月亭。北宋熙宁年间(1063—1078年),周敦颐之子周寿见甘棠湖一带“山头水色薄笼烟”,遂在湖堤建亭,名曰烟水亭。明嘉靖年间,两亭俱废。明万历21年(1593年),九江关督黄腾春于浸月亭古址重建烟水亭,并建浸月亭于其右侧,使两亭融为一体,后相继修葺扩建,形成完整建筑群。清咸丰3年(1853年)毁于兵火,现存建筑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重建。平面呈椭圆形,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,建筑面积567.08平方米。坐北朝南,砖木营造,穿逗结构,除五贤阁、亦亭分别为歇山顶和攒尖顶外,其余建筑均为硬山顶。整个布局分为东、中、西三个院落。中院布局严谨,前有烟水亭、纯阳殿;殿后有纪念陶渊明、白居易、李渤、周敦颐及王阳明而修的五贤阁;阁后又构观音阁。东西两院布局较为灵活,东为翠照轩、听雨轩、亦亭;西为浸月亭与船厅等。建国后烟水亭逐年均有维修,1972年建九曲桥通向湖岸,1987年于亭南筑周瑜点将台。整个建筑鳞次栉比,错落有致,在不大范围里,表现了晚清时期江南造园特点。烟水亭留有丰富的文化遗迹,如纪念性建筑,近现代名人刘廷琛、蔡公时的手书楹联和许德衍的诗刻以及“寿”字碑刻、藏剑匣石刻等。2000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