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博物馆   |   国家文物局   |   江西博物馆
网站首页  >  周敦颐纪念馆  >  周敦颐纪念馆详情
  • 周敦颐年谱
  • 发布日期:2021年12月10日
  • np.jpg

          少时得明道、伊川之书读之,始知推尊先生。而先生仕吾乡时,已以文学行于当世。遂搜求其当世遗文石刻,不可得,又欲于架阁库讨其书判行事。而郡当两江之会,屡遭大水,无复存者。始仕遂宁,闻其乡前辈、故朝议大夫,知汉州傅耆曾从先生游,先生尝以《姤说》及《同人说》寄之。遂访求之,仅得其目录及《长庆集》,载先生遗事颇详。久之,又得其手书、手谒二帖。其后过秭归,得《秭归集》,之成都,得李才元《书台集》,至嘉定,得吕和叔《净德集》,来怀安,又得蒲傅正《清风集》,皆载先生遗事。至于其他私记小说及先生当时事者,皆纂而录之。一日,与今夔路运司帐干杨齐贤相会成都。时杨方草先生《年谱》,且见属以补其阙,刊其误。杨,先生之乡士也,操行甚高,记览亦极详博,意其所考订必已详审。退而阅之,其载先生来吾乡岁月颇有差舛。甚者以周恭叔事为先生事,又以程师孟送行诗为赵清献诗。于是屡欲执笔,未暇也。及来重庆,官事稍闲,遂以平日之所闻者而为此编。然其所载于先生入蜀本末为最详,其他亦不能保其无遗误。正往时,尝有志遍游先生所游之处,以访其遗言遗行。今自以衰晚,莫能遂其初志,有志之士,倘能垂意搜罗,补而修之,使无遗缺,实区区之志也。呜呼!天之未丧斯文也,故其绝千有余年而复续。续之未久,复又晦昧,至近世而复灿然大明。小人之用事者,自以为不利于己,尽力以抑绝之。赖天子圣明,大明黜陟,而斯文复兴,如日月之丽,天人皆仰之,有愿学之志。假令百世之下,或有沮毁之者,其何伤于日月乎?其何伤于日月乎?嘉定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。


          宋真宗天禧元年丁巳  五月五日,先生生于道州营道县之营乐里楼田保,初名惇实,字茂叔,避英宗藩邸旧讳,改惇颐。周氏自汉封周后于汝南,世为著望。先生远祖崇昌,唐永泰中为廉、白二州太守,解组居道之宁远县大阳村。裔孙虞宾之中子从远,始徙营道,生子智强,智强生子五。长识,天圣五年,王尧臣榜二甲及第,汀州上杭令。次铎、次正皆不仕。次辅成,大中祥符八年蔡齐榜六举以上,特奏名赐进士,贺州桂岭令。次辂,举进士,特奏名迪功郎。辅成,则先生父也,以先生贵,赠谏议大夫,先娶唐氏,生砺,砺生仲章。唐卒,继娶左侍禁成都郑灿女,是生先生。宅边有水萦纡如青罗带,曰濂溪,先生濯缨而乐之。晚寓庐阜,构书堂,前临溪水,亦名以濂溪。学者宗之,称为濂溪先生云。

       二年戊午

       三年己未

       四年庚申

       五年辛酉  先生年五岁。辨五星墩于宅之左右前后,分配五行。

       乾兴元年壬戌

       仁宗天圣元年癸亥

       二年甲子

       三年乙丑

       四年丙寅

       五年丁卯

       六年戊辰

       七年己巳  先生年十三。志趣高远。里有濂溪,溪上有桥,桥有小亭,先生尝钓游其上,吟弄风月。

       八年庚午  先生年十四。濂溪之西有岩,东西两门,中虚,顶圆如月出,人仰视若上下弦,名月岩。先生筑室读书其间,相传睹此而悟太极。

    九年辛未  先生年十五。父谏议公卒,卜葬营乐里祖居之右。舅氏龙图阁学士郑向令卢惇文挈其家,遂从母仙居县太君入京师。龙图公知先生远器,爱之如子,公以“惇”名子,因以“惇”名先生。

        明道元年壬申  先生年十六。明道先生当生于此年。

       二年癸酉  先生年十七。伊川先生当生于此年。

       王伯厚《困学纪闻》曰:“周元公生于道州,程子生于明道元二间,天所以续斯道之绪也。”

    景祐元年甲戌  先生年十八。服除。

    二年乙亥

    三年丙子  先生年二十。始冠,行谊早闻于时。龙图公以叙例应荫子,乃奏补先生试将作监主簿,娶陆氏职方郎中参之女。

          四年丁丑  先生年二十一。七月十六日,母仙居县太君卒。先是舅氏龙图公卒,葬润州丹徒县。先生遂扶榇厝于龙图公墓侧。是岁,居润,读书鹤林寺,时范文正公、胡文恭公诸名士与之游。独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,怀刺谒先生,足三及门而不得见,荆公恚曰:“吾独不可求之六经乎?”按:舅氏郑公衡州人,祖籍开封,陈留望族,由进士甲科大理评事迁两浙转运使,疏润州蒜山漕河,以龙图公直学士知杭州卒,葬于润。其故宅在衡州城南,衡人以先生幼依舅氏居,因即宅旧址建濂溪祠。

    宝元元年戊寅  先生年二十二。

    二年己卯  先生年二十三。

    康定元年庚辰  先生年二十四。服除,从吏部调洪州分宁县主簿。

    庆历元年辛巳  先生年二十五。始莅分宁,时有狱,久不决,先生一讯立辨。邑人惊诧曰:“老吏不如也。”由是士大夫交口称之,旋被台檄摄袁州卢溪镇市征局,袁之进士来讲学于公斋者甚众。

    二年壬午

    三年癸未  是岁,作《论语序》,刘黻《濛川集》载先生《论语序》。

    四年甲申  先生年二十八。部使者以为才,奏调南安军司理参军。

    五年乙酉  先生年二十九。南安狱有囚,法不当死,转运使王逵素苛,欲峻治之,众莫敢抗。先生独力争,不听,乃置手版,取告身,委之而去,曰:“如此尚可仕乎?杀人以媚人,吾不为也。”逵感悟,贷囚死,而贤,先生且荐于朝。

    六年丙戌  先生年三十。大理寺丞知虔州兴国县程公珦,假倅南安,视先生气貌非常人,与语,果知道者,因与为友,令二子师事之。及为郎,每迁授当举代,辄以先生名闻。二子即明道、伊川也。时明道年十五,伊川年十四。故《明道传》云:“自十五六时,与弟颐闻周惇颐论学,遂厌科举之业,慨然有求道之志。”其后先生作《太极图》,独手授之,他莫得而闻焉。是年冬,以转运使王逵荐,移郴州郴县令,至县,首修学校以教人,有《修学记》。

    七年丁亥  作书堂于郴之鱼 山。

    八年戊子  先生年三十二。知郴州事,职方员外郎。李初平知其贤,不以属吏遇之。尝闻先生论学,叹曰:“吾欲读书,何如?”先生曰:“公老,无及矣,某请得为公言之。”初平遂日听先生论道,逾年果有得。

    皇祐元年己丑  先生年三十三。李初平卒,子幼。先生曰:“吾事也。”为护其丧归葬之,并往来经纪其家,始终不懈。

    二年庚寅  先生年三十四。改郴州桂阳令。

    三年辛卯

    四年壬辰  先生年三十六。时于桂阳县厅置木匦一,高四尺,阔视其高加尺焉,以贮官文书,上锓“皇祐四年置桂阳县令周”十字,而书押于下。

    五年癸巳  先生年三十七。时当道诸公皆以先生治郴桂有绩,交荐之。

    至和元年甲午  先生年三十八。用荐者言,改大理寺丞,知洪州南昌县。南昌人见先生来,喜曰:“是初仕分宁即能辨疑狱者,吾属得所诉矣。”于是更相告戒,勿违教命,不惟以得罪为忧,又以污善政为耻。一日,先生得暴疾,几殆,更昼夜始苏。友人潘兴嗣视其家,服御之物,止一敝箧,钱不满百。

    二年乙未  先生年三十九。

    嘉祐元年丙申  先生年四十。迁太子中舍签书署合州判官,沂 [1]峡至秭归,闻龙昌洞之胜,与庐陵蒋概、洪崖彭德纯游焉。至十一月抵合州视事。

    二年丁酉  先生年四十一。正月十五日,作《彭推官宿崇胜院诗序》。九月,回谒乡士,牒称为解元才郎,今不详为谁氏子,盖当时乡贡之士,闻先生学问,多来求见耳。遂宁傅耆伯成,少有俊才,年十四,荐于乡。先生妻党陆丞自小溪解官东归,过合阳,为先生言傅之为人。先生致书于傅,傅答书云:“执事以济众为怀,神所劳赉,故得高士与施至术,而心朋远寓名方,贱子闻之,弗胜喜蹈。”后书又云:“违远高贤,鄙吝复萌,曩接高论,固多余意,行思坐诵,默有所得,不遂溺于时好,失于古道也。”时傅已来合阳见先生矣。后书又谓:“蒙示《姤说》,意远而不迂,词简而有法,杂之《元结集》中,不知孰为元,孰为周也。”卢次山谓“其词深意密,如轲之文”。是岁,转殿中丞,赐五品服,仍判合州,长子寿生。

    三年戊戌  先生年四十二。二月四日,遣人至遂宁,探合州新守,致书傅耆,并告买皂平纹纱一匹、樗蒲绫裤二个。元配缙云县君卒。时赵清献惑于谮口,待先生色甚威,先生处之超然。按,此年所探新合州使君,即董宗式也。

    四年己亥  先生年四十三。左丞蒲宗孟,阆中太常丞师道之子也。从蜀江道于合初见先生,相与款洽连三日夜。退而叹曰:“世有斯人欤!”乃以其妹归之,为先生继室。

    五年庚子  先生四十四。被台檄按赤水县簿书,与其县令费琦游龙多山,有诗刻石。六月十九日,先生解合州事,还京师,吕给事陶为铜梁令,有《送先生序并诗》。先生在合,士之从学者甚众,尤称张宗范有文有行,故名其所居之亭曰养心,且语以圣学之要,其汲汲于传道授业也。如此在郡四年,人心悦服,事不经先生手,吏不敢决,苟下之,人亦不从。既去,相与祀之南禅。先生东归时,王荆公安石年四十,提点江东刑狱,与先生相遇,语连日夜。安石退而精思,至忘寝食。

    六年辛丑   先生年四十五。傅耆登第,相遇京师,先生专谒贺之。先生迁国子监博士,通判虔州。道出江州,爱庐山之胜,有卜居之志,因筑书堂于其麓,堂前有溪,发源莲花峰下,流合湓浦,先生濯缨而乐之,遂寓名以濂。与其友潘兴嗣订异时溪上咏歌之约。既至虔州,知虔州者赵清献也。至是,熟视先生所为,执其手叹曰:“几失君矣,今日乃知周茂叔也。”荐之于朝,论之于士大夫,终其身。

    七年壬寅  先生年四十六。同赵清献游马祖山。次子焘生。

    八年癸卯  先生年四十七。正月七日,行县至雩都,邀余杭钱建侯拓、四明沈幾圣希颜游罗崖,题名并有诗刻石。沈公者,邑令也。因建濂溪阁于善,山顶有高山仰止亭。四月壬申朔,英宗登极,以恩迁虞部员外郎,仍判虔州,追赠父爵郎中。五月作《爱莲说》,沈希颜书,王抟篆额,钱拓上石,即十五日事也。恩荫长子寿太庙斋郎。

    英宗治平元年甲辰  是岁,先生年四十八。冬,虔州民间失火,焚千余家,朝廷行遣差替。时先生季点外县,不自辨明,韩魏公、曾鲁公皆知之,遂对移永州通判。吴人程师孟,时知洪州,以诗送行。

    二年乙巳  先生年四十九。自虔赴永,道经江州。三月十四日,同宋复古游庐山大林寺,至山巅,有诗纪焉。江南西路转运使、成都李大临才元以诗谒先生于濂溪书堂。李寻丁内艰,先生以疏慰之,四月某日也。十一月,朝廷合飨天地于圜丘,先生迁比部员外郎,赵清献尹成都,闻先生移永,赋诗寄之。十二月,过武昌,尝以诗一轴递中寄蒲左丞,除夕方达。次年正月,左丞成十诗以答焉。

    三年丙午  先生年五十。至永州,其先寄诸叔及诸兄书云:“来春归乡,即拜侍。”并以诗寄乡关故旧。四月六日,与尚书都官郎中知军州事陈藻君章、郡从事项随持正、零陵令梁宏巨卿,同游澹山岩。十二月十二日,又与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、尚书职方郎中程濬治之、尚书虞部郎中知军州事鞠拯道济,同游朝阳岩,均题名刻石。

    四年丁未  先生年五十一。正月九日,与荆湖南路转运判官、尚书屯田郎中沈绅公仪、知军州事鞠拯,同游华严岩,题名刻石。先生素贫,初入京师,鬻其产以行,只存田十余亩,畀周兴耕之,以洒扫父墓。至是自永州移文营道,请使周兴掌墓田事。三月一日,携二子归舂陵乡里展墓。三月六日,同乡人蒋瓘、区有邻、欧阳丽、理椽陈赓游含晖洞,题名刻石。八日,营道令给吏文付周兴俾掌墓田。十三日回永州过澹山岩,将家人辈偕游。侄立,男寿、焘,侄孙蕃侍。十四日,鞠拯、项随、梁宏、暨前录事参军刘璞、司法参军李茂宗、零陵县尉周均来澹山,又与先生同游,题名刻石。五月七日,往权邵守,同家属去永州百里,过洪陵寺,游九龙岩,题名刻石。先生在永二 [2]年,尝作《拙赋》,期于“上安下顺,风清弊绝”。既去,永人思之,于通判厅事后作堂祠之,题曰“康功”。郡守胡寅有诗记之。六月十四日,寄兄子仲章手札,云:“递中得知先公加晋官阶,赠谏议大夫,家门幸事,汝可具酒果香茶诣墓前,告闻先公。”盖其时,神宗登极,覃恩先生迁朝奉郎尚书驾部员外郎,故加赠也。九月,先生自邵州发递,以改定《同人说》寄傅耆。先是邵之学在牙城中,左狱右庾,卑陋弗称。先生伏谒祠下,起而悚然,乃度地迁于城之东南,逾月而成。是岁,恩荫次子焘太庙斋郎。

    神宗熙宁元年戊申  是岁,先生年五十二。正月三日,祭新迁先圣庙,作《释菜文》,并《告颜子文》。又属荆湖北路转运使孔延之作《邵州迁学记》。时神宗已改元熙宁,正月初以改元诏未到,故记文仍称治平五年。傅耆知嘉州平羌县,递中覆书云:“蒙寄贶《同人说》,徐展熟读,较以旧本,改易数字,皆人意所不到处。宜乎使人宗师仰慕之不暇也。”邵阳之南,有沃泉,以先生得名濂泉。时先生有知郴州之命,会赵清献在谏院,吕正献公著在侍从,交荐先生,遂擢授广南东路转运判官。先生《谢公著启》云:“在薄宦有四方之游;于高贤无一日之雅。”盖公著闻先生名而力荐也。其荐牍云:“臣伏见尚书驾部员外郎通判永州军事周惇颐,操行清修,才术通敏,凡所临莅皆有治声。臣今保举堪充刑狱钱榖繁难任使,如蒙朝廷擢用,后犯正入已赃,臣甘当同罪。其人与臣不是亲戚,谨具状闻伏候敕旨。”故擢是职。五月五日在永州,适零陵进士廉州判官蒋忱撰《九龙岩记》,零陵主簿张处厚书,尉韩蒙亨篆额,先生上石,署衔即称新广南东路转运判官。

    二年己酉  先生年五十三。至广南端州,时正月,题名阳春岩。三月,题名七星岩,均刻石。

    三年庚戌  先生年五十四。转虞部郎中,擢提点广南东路刑狱。

    四年辛亥  先生年五十五。正月九日,领提点刑狱事,行部至潮州有《题大颠堂》诗,至惠州有《题罗浮山》诗,至阳山题名巾山,刻石。至端州,知端州者杜谘,采端溪砚石专利,百姓咨怨,号曰“杜万石”。先生恶之为,请敕定禁令:凡仕端者,取砚石毋得过二枚。贪风顿息。先生尽心职事,务在矜恕,以洗冤泽物为己任。虽荒崖绝岛,瘴疠之乡皆必缓视徐按,不惮劳瘁。故得罪者俱无憾。俄遘疾,又惊闻润州水啮郑太君墓,遂乞知南康军。八月朔,移南康。十二月十六日,改葬郑太君于江州德化县庐阜清泉社三起山,葬毕曰:“强疾而来者,为葬母耳。今犹欲以病污麾绂耶?”上南康印,分司南京而归。

    五年壬子 先生年五十六。自嘉祐六年筑书堂于庐山之麓,至是始定居焉。先生历官以来,所得俸禄悉以周宗族奉宾友,故贫不能归故里,榜其书堂曰濂溪,志乡关在目中也。至妻子饘粥不给,旷然不以为意。

    六年癸丑  先生年五十七。时赵清献以学士再镇蜀,闻先生致仕,拜章乞留,朝命及门,而先生以疾卒矣,时六月七日也。二子寿、焘皆太庙斋郎,以十一月二十一日葬先生于仙居县太君墓侧,遵遗命也。潘兴嗣为墓志铭,蒲宗孟为墓碣。

    长子寿,字季老,一字元翁,第百一,生于合州,缙云县君陆氏出也。元丰五年,黄裳榜登第,初任吉州司户,改秀州知录,终司封郎中。尝与黄山谷同僚,相友善,故山谷称其“纯粹动金石,清节不朽,虽与日月争光可也。言语文章,发明妙慧。”生子六,从官居吴中。

    次子焘,字通老,一字次元,第百二,生于虔州,德清县君蒲氏出也。初授司法,元祐三年,李长宁榜登第,为贵池令,迁两浙转运使,知成都府,终朝议大夫徽猷阁待制。累赠先生宣奉大夫。苏东坡知杭州时与之同官,亲如兄弟,倡酬诗甚多,著有《爱莲堂诗文集》。人称茂叔有子良,不诬也。生子三,居道州。



    [1] “沂”:当作“溯”。

    [2] “二”:据文意及李嵊慈本、吴大镕本,当作“三”。


  • 上一篇:濂溪书堂
  • 主办单位:九江市文物保护与考古中心
  • 地址: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区濂溪大道西段
  • 邮政编码:332000
  • 赣ICP备2022000342号
  • 百度统计
  • 赣公网安备36040302000388
  • 九江市周敦颐纪念馆